正宗阿胶只是ldquo水煮驴皮rd
阿胶的大名,几乎所有国人都听过。
这种神奇的琥珀色胶块,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素来是国人心目中的滋补圣品,但许多人却未必知晓,它到底是啥。
受访专家谭汉添
广州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龚又明
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
被热捧的阿胶,究竟是啥1源于驴皮的“上品中药”阿胶,又叫傅致胶、盆覆胶,它还有个特别直白的别名——驴皮胶。
顾名思义,阿胶就是驴皮熬制的中药材。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中解释,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而成的固体胶块。
阿胶的应用,源远流长。据史料考证,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上品”,谓其“味甘、平,久服轻身益气”。
南北朝时期,医药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载:“阿胶,出东阿,故曰阿胶。”由此可见,阿胶因其产地东阿而得名。
2为何偏偏是驴皮早期药用胶的制作原料十分多样化,并非一开始就用驴皮。而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都是以牛皮为主。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也有总结:“凡造诸胶用竿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
那为什么后世会选用驴皮作为阿胶原料呢?这与五代至宋朝实行的“牛皮之禁”不无关系。
牛皮在古代有极大的军事用途(制造甲胄、熬制弓箭用胶等),在战乱频繁的唐宋之交更是供不应求。为了保障牛皮尽可能多地用于军事,官府遂下令严控牛皮民间买卖,统一由政府买断。
到了后期,人民甚至可以将牛皮作为赋税上缴。由此,牛皮成了稀缺的原料。而驴皮比较薄,不适合军用,就这样它成了“正宗”的阿胶原料并沿袭下来。
如今,牛皮熬制的胶以“黄明胶”称之,而阿胶则专指驴皮胶。
链接:阿胶是怎么炼成的
阿胶的制作工艺堪称烦琐,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中记有详细的制法:将驴皮浸泡去毛,切块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可分别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晾干即得。
整个过程需要至少上百道工序,历时40~60天才能完成。
吃阿胶补血,到底行不行长久以来,阿胶“补血止血”的功效深入人心。但有人却说,这是假的!
年春节期间,国家卫健委属下的公益热线官微“全国卫生”,推送了一条《过年不值得买之阿胶》的微博,文中提到——
“阿胶只是‘水煮驴皮’,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这种蛋白质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因此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微博瞬间引发了全网热议,虽然其随后被发布者删除,但争议一直未曾平息。
那么,阿胶的功效究竟如何呢?
1“补血圣药”,非浪得虚名对此,医院药学部龚又明药师、广州中医院谭汉添药师,都肯定地表示,阿胶“补血圣药”之美誉,并非浪得虚名。
传统中医认为,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功效,多用于血虚诸证,尤其擅治出血所致的血虚。
所谓血虚,指的是阴血亏虚,主要见于脾胃功能减退者。脾胃乃“后天之本”,主管气血生化,如先天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思虑过度等,均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此外,失血过多、久病不愈,亦会造成血虚。
血虚之人,多表现为面色无华、失眠健忘、唇甲苍白、头晕心悸等,凡血虚出现上述症状者,都适合服用阿胶。
清代名医徐大椿在《洄溪医案》中,就记载了用阿胶治疗血虚的病例:
一名张姓女子,素有血证,是年为女儿办嫁妆过于费心劳神,以致“血冒升余,昏不知人”,医生赶紧给她用了阿胶、三七,并加以少量人参,该女子即“目开能言,手足展动”,继续休养一个月后,就能顺利起身了。
可见,阿胶的补血功效是有目共睹的,无怪乎清代名医叶天士要称赞阿胶是“血肉有情之品”了。
此外,阿胶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虚闭经、分娩失血过多、孕期胎动不安等症,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阿胶只有女人才可以用。
但其实,对于男人来说,阿胶甚至还有补益精血之效,可治疗因精血亏虚引起的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疾病。
2药师提醒:这些人不宜用阿胶一是脾胃虚弱之人。
阿胶性质黏腻,不易消化,而脾胃不足者本身多有消化不良,严重的还伴呕吐、腹泻,故并不适合服用阿胶,建议换别的方式进补。
儿童肠胃功能较弱,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也不建议进食阿胶。
二是湿热体质者。
这类人群多伴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大便黏腻、小便黄等症状。由于体内阳气较盛、内热很重,服用阿胶反而容易上火,出现牙龈肿痛、口角疱疹、大便干结等。
三是经期女性。
阿胶除了有补血作用,还有止血功效。月经以通为和,经期服用,可能出现经量减少、排不干净等情况。
四是感冒发热者。
感冒发热时服用阿胶,体内病邪会因阿胶滋腻收敛不易排出,致使病程迁延不愈,故邪盛体虚时治疗首当祛邪,而不可贸然服用阿胶。
总结而言,阿胶是一味好药不假,但也并非像传言那般神乎其神。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也很少单用一味阿胶补血,通常都会搭配一些健脾补胃的药材,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总之,服用时谨遵医嘱就好。
阿胶养生,怎么吃,如何选阿胶是补血要药,上佳的滋补圣品。但初次接触的人,往往会发现,阿胶块很难嚼动,也不易消化,不知该如何吃才好。
1花样吃法,学起来其实,用阿胶养生,最传统最推荐的吃法是——烊化,即先将阿胶打碎成粗粒或碎小块,再放到热水或煎好的药液中溶化,或者隔水蒸化服用。
阿胶亦可打粉冲服。可以直接购买阿胶原粉,或用打粉机将阿胶粉碎成细粉状后冲服,加冰糖、蜂蜜等调味。目前,市面上还有粉装的阿胶胶囊,购回后直接口服即可,十分便捷。
此外,煲汤、熬粥时也可以加入适量阿胶,用阿胶配制的八宝粥、鸡蛋汤、乌鸡煲等,都是不错的养生药膳。
而将阿胶制成膏方,则更是先民的一大智慧结晶,其不仅可以养生疗疾,还兼具了剂量小、便于久存、可口易服等优点。医院、中医门诊亦都开设有膏方门诊,医生现场开方,药房配制用个性化阿胶膏方,更成为一种养生潮流。
2几款食疗方,快收藏阿胶黄酒阿胶克,黄酒毫升。
取阿胶用黄酒浸泡,文火煮沸,直至阿胶溶化即成。
每日1~2次,每次服两匙,大约5~10毫升。
补血润肺,适用于一般血虚证。
参芪炖阿胶党参30克(或红参10克),黄芪15克,元肉15克,阿胶15克。
阿胶块磨成粉备用,将党参、黄芪、元肉和阿胶粉一同放入炖盅胆内,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将炖盅胆放入电高压锅中,隔水炖两小时。出锅加盐调味即成。
适用于血虚眩晕、心悸。
百白阿胶汤百合30克,白芍10克,阿胶15克。
将百合和白芍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煮沸,纳入捣碎的阿胶烊化即成。
适用于阴虚失眠。
3上好阿胶,这样挑1.看外观
正品阿胶块形平整,大小一致,边角整齐;颜色呈棕色至黑褐色,表面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拍之易断,掰时不会弯曲,其断面光滑无油孔,碎块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
假阿胶,其胶块凹凸不平,大小厚度不均,色泽无光;质硬而不脆,拍打软而不碎,易弯曲变形,断面黯淡浑浊、不平整,时见油孔、气泡。
2.闻气味
正品阿胶闻着清香微甜,有股胶香味;假阿胶则有“杂味”、浊气,甚至是浓郁的腥臭味。
此外,还有一个小窍门,即把阿胶打碎后放入水中加热溶化。正品阿胶煮后能完全溶解,胶液澄清,有胶香味,无异物,尝之味淡、微甘;如果是工业用胶做的假阿胶,则不易煮化,而且胶液浑浊,有絮状物,伴腥臭味。
最后提醒,以上这些方法,都只能粗略、简单地识别部分假阿胶。江湖险诈,为保险起见,建议到正规药房购买品牌阿胶才有保证。
“三问”阿胶
Q:只有秋冬才能吃阿胶吗?
A:吃阿胶其实跟季节没太大关系,只要是阴血亏虚,什么季节都可以吃。
但中医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在春夏阳气生发时调养阳气,秋冬万物收藏之时调养阴气。故秋冬吃阿胶,滋阴养血效果更佳。
Q:吃阿胶会上火吗?
A:《药典》记载,阿胶“性味甘平”,无寒热之偏性,因此,只要对证服用,通常是不会上火的。
有些人服食后之所以出现上火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这些人是热性体质,本不宜吃阿胶;②服用剂量过大;③服食阿胶时又吃了其他温热食物。如若出现,应先停止用药,多喝水,同时多吃蔬果,并用些具清热作用的金银花、菊花等。
Q:阿胶存放越久越好?
A:对于阿胶来说,并不建议买来趁鲜吃。这是因为,新制的阿胶常带有“火毒”,吃了容易上火。故一般建议新产的阿胶,在阴凉干燥处存放一段时间,减少药物偏性后再用。
但千万也不要以为阿胶存放越久越好。作为一种药品,阿胶也有其保质期。在不破坏原包装且保存得当的情况下,阿胶一般可存放5年左右。
感谢医院宣传科孔抒帆对本文提供的大力支持!
原文刊于《健康养生》杂志年第11期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编辑:袁敏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在看",和更多人分享养生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g/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