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尿失禁诊断及非药物治疗

          

定义

自主排尿能力丧失,尿液失去控制地从尿道流出的现象称为尿失禁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尿失禁患病率增加,而女性一般多于男性。我国尿失禁发病率为18%~53%不等,女性尿失禁是男性的5倍。50岁以上女性尿失禁高达60%。

老年尿失禁的影响

尿失禁可引起蜂窝织炎、褥疮、尿路感染、失眠、跌倒、抑郁、社交回避、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等一系列不良事件。

老年尿失禁的类型

压力性尿失禁

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漏尿。

急迫性尿失禁

逼尿肌不稳定,充盈中自发性收缩引起尿不自主性流出,失禁由尿急引起,而不是真正的充盈引起。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混合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

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充盈引起的尿溢出和失禁。表现为尿频、尿淋漓不净、失禁、残余尿等。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简单评估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

排尿日记

患者可以自己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摄水、排尿、漏尿、诱发因素(咳嗽、喷嚏、活动、性生活等)、相关症状(尿急、排尿不净)等。

姓名:—年龄:—年月日

排尿时间

(钟点)

实际排完时间

(分钟)

尿量

(ml)

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尿失禁时间

饮水量(ml)

包括餐饮

0

1

2

......

24

老年性尿失禁的非药物治疗

解除尿失禁暂时性因素

适当调整饮水时间和量(如减少夜间饮水量),以便能在适当时间排尿,以避免环境的影响,或给患者及时提供床旁坐便椅或尿壶。

膀胱行为治疗

1、盆底肌训练

具体方法:自然收缩盆底肌肉,每次5s~10s,10次~15次,每日3次

通常在锻炼4周~6周才有效,12周之后才能显著改善症状

2、耻骨肌锻炼

排尿过程中主动中断排尿之后,再继续排尿的重复锻炼,有助于尿道括约肌功能的恢复

3、重建膀胱功能

填写排尿日记,预设排尿间隔时间,按时排尿并尽量排空,不憋尿,有意识地延长排尿间隔,使患者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长两次排尿之间的时间,以恢复正常的排尿节律

提示排尿法

对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可采用提示排尿法,如根据排尿记录患者每3小时出现尿失禁,及要求患者每2小时排尿一次,同时注意改善老人的起居环境,便于老人厕所。

其他辅助治疗

可为顽固性尿失禁患者提供尿垫、尿裤、避孕套等外部集尿装置,一般不主张留置尿管。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会传染么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66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