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药之殇,何时才是个头

近日,“疫苗门”事件不断发酵。

一是长生生物部分批次狂犬病疫苗涉嫌造假,虽然药监局表示,问题疫苗并未上市,但已经引发不少焦虑。

二是由长生生物生产的批号为-1百白破疫苗被指为劣质药。7月18日,吉林省发布的处罚决定书称,长生生物科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检验结果项不符合规定。

除了长生生物以外,媒体曝出生产问题“百白破疫苗”的还有武汉生物,40万只问题疫苗已销往重庆河北,生产批号为-2。

据悉,这个项目的建设时间是年4月到年10月,计划总投资7.5亿元。项目完工后,将成为长生公司水痘疫苗、狂犬疫苗的技改生厂车间,之所以要建造这座新车间,正式因为老车间年代已久,跟不上GMP标准。

在事件发生后,该如何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卫生法专家卓小勤说:“公众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疫苗的了解不足,大家又联系到三鹿事件,都是针对孩子,这种恐慌再次来袭。对于事件本身,目前需要相关部门给这个事件一个合理的解释,包括对疫苗功效和失效疫苗的危害到底有哪些以及问题疫苗走向等问题,都要有一个解释。”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管学院副教授王宏伟看来,人们对疫苗等关系到生命健康的特殊药品所带来的风险保持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60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