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品 >> 药品介绍 >> 苦娘61

苦娘61

凡尘俗世,尽在其中

苦娘61

闻敬

《苦娘》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前情回顾:(没看过前面章节,直接点击下面蓝字可看)

苦娘1

苦娘2

苦娘3

苦娘4

苦娘5

苦娘6

苦娘7

苦娘8

苦娘9

苦娘10

苦娘11(以此为准)

苦娘12

苦娘13

苦娘14

苦娘15

苦娘16

苦娘17

苦娘18

苦娘19

苦娘20

苦娘21

苦娘22

苦娘23

苦娘24

苦娘25

苦娘26

苦娘27

苦娘28

苦娘29

苦娘30

苦娘31

苦娘32

苦娘33

苦娘34

苦娘35

苦娘36

苦娘37

苦娘38

苦娘39

苦娘40

苦娘41

苦娘42

苦娘43

苦娘44

苦娘45

苦娘46

苦娘47

苦娘48

苦娘49

苦娘50

苦娘51

苦娘52

苦娘53

苦娘54

苦娘55

苦娘56

苦娘57

苦娘58

苦娘59

苦娘60

从大明他们村直达城里的公共汽车,只有一辆。

无论春夏秋冬,早六点半出发,中午十二点半回,日日如此。

说是村里,其实站点儿在二公里以外入村的堤口处。大堤上修了公路,堤下的路就是乡村下洼种地的路段,一段砖路一段土路,路窄,错车都不方便,遇上下雨更是泥泞不堪,所以汽车从来不到堤下来。

时间倒是比较准,乘车的人,只需在约定的时间提前赶到就没有问题。

那辆汽车上装了一个高音喇叭,在到站点儿之前,远远地就打开了,里面高声播放着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中的前两句。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仅此两句循环往复,婉转悠扬。早上歌曲从六点,响到六点半。中午返回时亦是唱着这两句歌,只是时间短,把回家的人们放到入村堤口儿,就唱着歌一路往前去了,那悠扬动听的歌声也会随着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

所以,人们只需听见这音乐响起,就知道:车来了!就连村里的小孩子们,一听到这声音,就拍着手喊:大汽车来了!

两公里,四里路,不算远,一般人们如果不带沉重的东西,溜溜达达去溜溜达达回。

大明去城里办事儿,往返张兰英都会骑着自行车去接送他。四里路对别人来说不算事儿,对腿脚不好的大明来说,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这么远,也是很累的。

以前每次去堤口乘汽车,大明都是自己去。但自从他跟张兰英结婚后,张兰英就每次都会去接送他。虽然每次大明都是不让她接送,但是,总也拧不过她,每次返回,她都会提前去等。

这一次大明去城里培训了两天。返回时,天下起了小雨。

远远的大明就从车窗里看到张兰英站在入村的堤口儿,正朝车来的方向张望着,旁边停着她的自行车。

那时,已是秋后的时节,庄稼都收回了家,树上的叶子已泛黄,草也枯败了,再加上小雨淋漓,一派萧条的景象。

洼里也见不到个人影儿,张兰英一人形单影只地站在那里。

大明下得车来,张兰英已经笑呵呵迎了过去。

“这么个天儿的怎么又来了,不说不让你来了吗?”

“就是这么个天儿的我才必须得来呀,万一,一会儿雨下起来,你得什么时候才能走回去呀!”

接二连三从车上下来的同村人,打趣着他们:“看看大明这待遇!管接管送!”

“你媳妇管接吗?”

“我可没那福气!说得好像你媳妇管接似的!”

大家嘻嘻哈哈闹着。

张兰英和大明推着车子下了坡儿。

到了坡儿下,她用手在车后架儿上轻轻一抹,擦掉落了一层的雨水:行了,走吧!

大明要骑车带她,她不让:我比你有劲儿骑得快!

说着跨上自行车,大明也一抬屁股坐上了车后架儿。

迎着秋风细雨,张兰英一路紧蹬,虽然穿得单薄,到家,脑袋上竟然一层汗。

当天下午,张兰英就一直在用手抚着胸口,一下下往下顺,秀珍问她怎么了,她说不好受,有点堵得慌。

做晚饭时,又突然干呕了两下,等到了晚上回到自己房间,张兰英又干呕起来。

“你是不是感冒了呀!这半天一会儿胸口堵得慌,一会儿又这样!”

没有。张兰英说。

他过去用手摸了摸张兰英的头:也不热,准是今天接我去淋雨淋的,后来又出汗,受风了!我去给你拿两包感冒冲剂喝一下。

“哎呀!喝什么感冒冲剂呀!你还是医生呢!我不是病!”张兰英嗔怪道。

“那是,怎么了?”

“我,我可能有了!”张兰英说。

“有了?你有嘛了?”

“哎呀!你可真行,我还能有嘛,怀孕了呗!”

“啊?怀孕?你确定?”大明吃惊地问。

“嗯!我那个也没来!过期了!”

“哪个?”

“我的天!你,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你一个医生,别告诉我连那个都不知道!”

“哦哦哦!你说例假呀!我一激动,迷糊了!”大明激动地傻笑着。

他还是跑了出去,紧忙从诊所里拿来一个验孕棒,指挥着张兰英去试,结果显示:两道红线!

“真,怀上了!”

“我去告诉咱娘去!”大明兴奋地就要往外走。被张兰英一把拉住了:你急嘛呀!不差那一会儿,明天早晨再说也不迟。

大明兴奋得连夜开始翻书,找关于孕期的知识。

第二天一早,大明就把这个好消息报告了秀珍和老歪。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儿啊!老王家要添人进口了!

老歪兴奋得就要出门儿。被大明拦下了:你可千万别出去显摆了,我考上学那会儿,你满大街敲洗脸盆,现在有人看见我还提那事儿呢!

张兰英听得哈哈大笑。

秀珍就张罗着要把自己和老歪住的大炕腾出来,让张兰英和大明住。

秀珍说大炕热乎,养身子,比睡床好多了。

张兰英和大明跟她讲了好久,才总算不腾大炕了。

又开始唠叨:拖拉机也不许开了,以后什么活儿也不能干了,就好好养胎。

下顿做饭,秀珍就给张兰英煮上了几个鸡蛋:好好补补!

“哎呀!娘,至于么!我这么壮,哪用得着补!”

她把鸡蛋剥开分给大家吃了。

当时已是秋后,农活儿已完工,家里的活儿,秀珍都抢着干了,时刻监管着不让兰英动手,加工毛巾的活儿也没有了。

兰英感觉闲得难受,她跟大明说:我这样闲着也别扭,干脆,你教我拿药吧!

拿药?咱这小诊所也没那么忙,哪用得着你拿药,再说了,你也不懂呀!这不是闹着玩儿的,拿错了可不行。

兰英说:不懂,我还不会学呀,又不是不认字儿,你开了方子,我就照着方子拿呗。

好歹我也初中毕业呢!也就是当初贪玩儿脑袋里没走这根筋,我要是一用功,考个中专,跟闹着玩儿似的!

咱现在诊所小,等将来扩大了呢?忙了呢?你不得找个帮手?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提前练练。

再说了,不正好胎教吗?我要天天养着什么也不干,孩子将来准懒,不学无术,我要学抓药,孩子从小受医药熏陶,长大了没准当个好大夫!

兰英理由摆了一大堆。

然后,她就跟着大明去诊所学习“拿药”了。

不得不说,张兰英是个实干家,只要她打算干的事儿,就特别用心。

她像个小学生似的,把诊所里摆着的药一一认了个遍。

药的名字里有很多生僻字,她不认识的,就问大明,然后写在本子上,标上拼音。

一些简单的,哪种药治什么病,什么价钱,她也全部摸查了一遍。

大明觉得她太过认真了,搭个下手儿,解个闷儿的事儿,那么认真干什么?就跟着玩儿就行了!

张兰英不这么想:既然学,能学的,我得都掌握到手,万一用得上呢!

“我先学拿药!等时间长了,你就教我学打针!照这样儿下去,将来给你当个助手问题不大!”

她得意地说。

“你是想得真长远!还当什么助手呀,我看你直接当医生得了!”

“你还别说,等着我考个证,还没准儿就当医生了,把你给顶了!”

“说你呼哧,你还就喘了!”

果不其然,张兰英学得很快,不久“拿药”就没问题了。

如果有人来买指定的药品“止痛片、眼药水、感冒冲剂、板蓝根……”这类的,她完全可以不经大明,直接操作了。

村里的人们跟她逗笑,竟然跟她叫起了“二大夫”!

未完待续

闻敬聊一聊:

经常有读者问我:能把故事写这么生动,是不是作者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型呀!对于我个问题,我好像一直没有办法回答,毕竟故事中的某一个人,并不是我的人生,也不是我的经历。但是,故事中的许多人许多事儿,又是我切身观察,或是体会到的,写到后来,我也就慢慢发觉,虽然不是我,但却都是我,就像有位读者说的:像极了自己。是的,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常人平常事儿,很多的细枝末节,可能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是身边,也正因此,才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吧。

今天这一段,开头我描写了一个“乡村大巴”,是的,曾经,我们村子里的车,就是这样来,这样去。那时,我也曾坐着这样的一辆车,出村进村。车里放的曲子就是《洪湖水浪打浪》,想来倍感亲切。写来得心应手。

写这段时,我特意找了《洪湖水浪打浪》来反复地听前两句,忍不住潸然泪下。今天篇头,放了这首曲子。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记着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46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