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让我们重新认识ldquo阿胶
东阿阿胶擦亮老字号牌匾
阿胶生物科技园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2月6日在山东省“两会”上,省长郭树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点名,要把一批“老字号的牌匾擦得锃亮”,其中包括东阿阿胶。
山东省人大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阿阿胶谨记“寿人济世”神圣使命,围绕“滋补、养生、乐活引领者”企业愿景,以“阿胶+”战略为引领,以民族品牌中药代言为己任,积极打造世界级自主品牌。
文化传承
走进中国阿胶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记载阿胶历史的文献,还可以看到制作阿胶的器具,以及镇馆之宝——清朝的贡品阿胶。阿胶初见于秦汉时期最早的医药经典《神农本草经》,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出东阿,故曰阿胶。”《本草纲目》称之为“补血圣药”。
东阿阿胶有完整传承记载的制作技艺,起源于嘉庆五年(年)的东阿阿胶制售坊同兴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技艺都是师徒相传。秦玉峰是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东阿阿胶的炼胶师傅,在岗的工龄都超过了20年,“传承的过程是很长很长的,师徒制、导师制内部都是通过这样一代代人、一代代人往下传授的。”
近年来,东阿阿胶还成立专门机构,研究阿胶文化,搜集整理阿胶古验方余个、膏方多首、医案余个、“治未病”的膳食养生方近百个,对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进行研究,挖掘阿胶更多的药用价值。同时,修缮中国阿胶博物馆,建立东阿阿胶城,以巡展、推介会方式向国内外传播阿胶文化。
“‘厚道、地道、传承、创新’是东阿阿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东阿阿胶人的‘DNA’。”秦玉峰表示,从功效来看,东阿阿胶第一个阶段的使命就是滋养生命,滋润生活。从社会贡献来看,东阿阿胶的使命是“寿人济世”。寿人是产品,济世是社会责任。“‘寿人济世’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付出全部的血力。”
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与品质保证使东阿阿胶保持旺盛活力。东阿阿胶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阿胶产品的商标注册。同时,东阿阿胶原粉也已通过日本的质量检测,还取得了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合法身份。年,东阿阿胶生产的桃花姬、壮健、龟鹿二仙汤三项新产品出口日韩,市场反响良好。
秦玉峰多次指出,融入科技,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东阿阿胶建立了业内唯一的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项专利。年,东阿阿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2项,获得日本、韩国发明专利授权各1项。“阿胶产品现代制造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专利群”列入山东省首批15项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名单。
在创新驱动下,东阿阿胶已有东阿阿胶、桃花姬阿胶糕等多个产品,并开展阿胶防雾霾抗肺损伤、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阿胶美容申请日本专利;通过名二级以上运动员服用8周证实,复方阿胶浆可以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东阿阿胶建立了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和全在线检测质量控制系统。公司成立了世界唯一的黑毛驴研究院,利用RFID溯源系统,实现从毛驴养殖到产品生产、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可追溯。在同行业率先将指纹图谱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及自动化控制的全过程在线质控系统,两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对多个指标的同时检测;率先在行业采用清洁化驴皮前处理工艺、现代浓缩提纯新技术,并发明应用了阿胶杀菌干燥机和现代浓缩提纯新技术,有效控制杂菌。
作为行业引领与标准制定者,东阿阿胶参与了自版药典以来连续7版药典阿胶质量标准制订。参与胶类中药的标准研究,37项已纳入国家标准。在鉴别技术与标准方面,东阿阿胶也建树颇丰。
东阿阿胶还打造驴产业“活体循环开发”模式,建立国家级东阿黑毛驴种质资源库;与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世界最先进的驴研发平台。目前,公司冻干驴奶粉获得生产许可,驴肉汉堡研发成功,潮汕工艺驴肉丸等新产品成功上市。
瞄准旅游
年年底,在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上,东阿阿胶旅游景区成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东阿阿胶副总裁尤金花介绍,公司以可口可乐、好时巧克力等世界一流工业旅游企业为标杆,由美国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创意团队为主设计,将完善以工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建设的阿胶主题文化景区,包含生产车间观光体验、梦幻剧场、飞行影院、4D动感影院、养生餐饮、膏方定制、产品展销中心、温泉酒店等体验项目,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受以阿胶文化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精髓。
目前,阿胶生物科技园的生产线已可以参观。透过透明玻璃,可以看到阿胶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可以嗅到空气中淡淡的阿胶香味。
东阿阿胶还在改进中国阿胶博物馆,利用声光电技术展示阿胶在中医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传承创新,以及东阿阿胶的发展史;设计建设毛驴主题乐园,以毛驴饲养产业为依托,以主题游乐项目为主,涵盖大冒险、极速体验、特色餐饮、卡通互动、毛驴博物馆等项目。同时,围绕健康与养生文化主题,对东阿阿胶城——药王山景区予以提升。
东阿阿胶计划丰富毛驴互动、产品加工体验、节庆主题演出等看得到的旅游活动,完善温泉养生、中医诊疗法、膏方体验、健康体检、康复疗养、养生膳食等健康类产品。
“要作滋补养生乐活引领者,引导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尤金花说,旅游板块对公司来说可以推动阿胶在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会促进公司主业全面提升,包括品牌、价值等,对整个东阿县全域旅游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据介绍,年东阿阿胶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较上一年度增长50%。游客群体主要包括以旅游观光为主的散客群体、以健康体闲为主的旅行团体、以业务合作为主的公司商务客户、以政务考察为主的政务团体等四大群体。(郭旗)
涪陵榨菜的旅游发展路
青菜头风脱水长廊涪陵区旅游局供图
“世界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涪陵榨菜!”这句话虽然夸张,但可以看出重庆涪陵的榨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而涪陵榨菜产业的发展空间更是不可估量。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依托榨菜的品牌效应,突出文旅结合的优势,延长榨菜产业链,让榨菜文化和旅游共同发展。
承百年榨菜文化
“瓦坛一方日月长,千般风味榨菜香”。说起涪陵榨菜的起源,史料记载的“榨菜元年”是年。那一年,涪陵人邱寿安以当地盛产的青菜头为原料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腌菜,取名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因其过百年的文化及工艺,一直是被交口称赞的中华美食佐菜,甚至曾被杨利伟携带一同登上神舟五号。对于传统榨菜加工技艺的坚守,已经成为涪陵人诚信的重要体现。在他们看来,能够以前人“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手法为消费者奉上咬劲更脆、口味更鲜的榨菜是一种责任和自豪。而多达种的榨菜菜肴,更是让涪陵榨菜以多面的姿态将“榨菜文化”传达四方。
重庆市涪陵区是全国最大的榨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涪陵榨菜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据估计,涪陵榨菜品牌价值目前超过亿元,榨菜已发展成为涪陵区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目前,涪陵榨菜产业有半成品原料加工户近户,年半成品加工能力在80万吨以上;榨菜加工企业3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榨菜企业年成品榨菜生产能力可达60万吨以上。
走“文旅融合”之路
如何在延续资源优势的同时,继续做大做强榨菜产业?面对这一“时代新课题”,涪陵选择了“文旅结合”的道路,以实现持续、均衡、稳健的增长和发展。
如何使榨菜和旅游进一步融合?涪陵区重点挖掘、传承和打造四个载体:一是挖掘涪陵青菜头第一蔬菜品牌与餐饮文化融合,打造涪陵特色榨菜宴;二是弘扬传承涪陵榨菜风脱水传统加工工艺,增强游客观赏满山遍野榨菜美景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业旅游产业链,引导游客参观榨菜工业化生产车间,了解成品榨菜加工全过程;四是加快建设涪陵榨菜博物馆,集中展示百年榨菜文化,解决游客来涪陵看什么、吃什么、买什么的问题。
从年举办的第一届榨菜嘉年华开始,当地就将涪陵榨菜这张名片融入文旅产业中,这样既能用文化体验和旅游观光所带来的人气提升榨菜产业的广度和内涵,也能使涪陵榨菜成为旅游符号助推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和发展。
在嘉年华现场,游客不仅可以参观榨菜生产线,品尝榨菜、选购榨菜,还可以亲身体验砍青菜头,客串一把“榨菜传承人”,过把榨菜制作瘾。游客通过参观古法制作榨菜,了解榨菜发展历史,体验各种口味的榨菜带来的舌尖快感,找到了“吃出美味,吃出文化”的感觉。除了体验榨菜文化,游客们还可以喝涪陵油醪糟、吃涪陵龙眼、尝海林黑猪回锅肉、喝生态黑猪刨猪汤、吃烤黑香猪。
涪陵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展示涪陵榨菜的文化和历史,推动榨菜产业的发展,使涪陵区榨菜产业由加工、鲜销转变为加工、鲜销、旅游“三路并举”。同时,借助涪陵榨菜品牌效应,涪陵区持续举办榨菜嘉年华活动,促进了榨菜产业和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依托乡村旅游发展,进而让更多市民了解涪陵榨菜、知晓涪陵旅游,活跃涪陵市场,保障涪陵旅游产业与榨菜产业发展“两条腿走路”。
建榨菜文化小镇
为传承、保护和弘扬涪陵榨菜文化,形成活态化的榨菜文化博物馆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涪陵区决定建设榨菜文化小镇。年12月21日,涪陵榨菜文化小镇项目正式开工。
据介绍,“涪陵榨菜文化小镇”是以涪陵榨菜历史文化为背景,集涪陵榨菜文化传承、保护、体验、观光、休闲、旅游、娱乐及文旅农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项目占地约亩,计划用时3年,投资6.3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榨菜博物馆、榨菜文化广场、榨菜非遗传承保护中心、非遗街区、美食街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区、文化旅游服务综合区及相关综合交通场站、停车场、老码头等配套设施;综合打造“榨菜家族”“万国商船”“温暖家园”三大主题江湾公园以及沿江1.5公里滨江生态公园。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榨菜文化小镇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一个可看、可学、可品、可玩的好去处。以小镇为依托,将实施涪陵榨菜嘉年华和“三万工程”,即万米青菜头风脱水长廊,万人开坛,万亩榨菜生态种植观光园,将整个小镇打造成一个活态化的博物馆,尽情展示和演绎涪陵榨菜文化,提升涪陵榨菜的附加值。(陈潜)
工业旅游让我们重新认识“阿胶”“榨菜”……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阿胶就是一种传统的滋补品、榨菜就是日常的佐餐小菜而已;而对于参加过相关的工业旅游的人来说,对它们的心理感受也许会有不少改变:以驴皮为主料,辅以黄酒、冰糖、豆油熬制成的阿胶,已有多年的历史;由青菜头制作而成的涪陵榨菜,居然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东阿阿胶、涪陵榨菜的制作技艺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又是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精神财富,“厚道、地道、传承、创新”是这些老字号品牌共同的“DNA”。
由此联想到几件小事,一是自己小时候看过一部纪录片,名字好像叫《铅笔的故事》,讲述了一支铅笔的制作过程,教育孩子们要爱惜凝结着无数人辛勤汗水的劳动成果。当时就觉得好神奇呀,一只小小的
铅笔竟然与那么多人、那么多物质发生着联系。二是我女儿小时候看过一本有趣的书,名叫《它们是怎么来的》,讲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几十种吃的、喝的、玩的、穿的、用的都是怎样从大自然转变来的。我和女儿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三是多年前自己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动感电影,形象地感受了由一粒小麦变成啤酒的过程,当时觉得真是新鲜有趣。
了解一种物质的“前世今生”,会给人带来新的知识、新的视角,会让人感到新鲜、惊奇甚至震撼,无论哪种收获,都会让生活变得多彩和有趣。而工业旅游正是这样一种让人们重新认识“阿胶”“榨菜”或者近距离了解“核电”“汽车制造”的途径。与此同时,开展工业旅游对于工业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公众影响力、培育潜在消费者等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与具有多年工业旅游规划经验的朋友交流,他说,虽然目前工业旅游还面临企业投入少、工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可参与性不足、产业链条短、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欠缺等问题,但是,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传承、鼓励创新发展,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动力,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多元、研学旅游广受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南昌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