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如何转型集采是挑战也是机会澎湃

治疗白癜风北京中科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

年,医疗器械行业逆势成为新风口,除了利好政策频出之外,资本市场也瞄准了行业中创新性突出的企业大力加码。在此背景下,医疗器械企业该如何在行业快速发展阶段,拥抱政策,应对变化?又该如何捕捉多层次发展机遇,从而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长远发展?

我们整理了“第八届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领袖峰会—医疗器械论坛”实录内容,希望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刻,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论坛嘉宾:

景昱医疗董事长宁益华

微创医疗资本运作副总裁张国旺

赛诺微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金迪

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张晓夏

主持人:

辰德资本管理合伙人谈庆

国产进口:创新和品质是发展关键

谈庆:今天的论坛嘉宾中有四位是在医疗器械领域拥有十年甚至二十年经验的老兵,还有联交所的代表,各位都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首先想请大家分享一下,当下的医疗器械市场国产替代风头正劲,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宁益华:中国将来绝对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无论从市场机会、资本机会、企业创业、企业发展等方面看,中国都是非常肥沃的土地。

解放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了基础较为薄弱的器械工业体系。我本人90年代初进入外企后,亲身经历了国外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摧毁本土医疗器械产业的整个过程。直到年前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积累,中国医疗器械的产业浪潮逐步涌现。行业中大量人才趋于成熟,很多掌握着新技术的海外人才也选择归国创业。发展至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正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关于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我国的情况与美国不同,过去十多年里,我们国家的创新是指国产替代进口,即把美国有的产品和技术学会。这一策略很成功。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中国已经自主拥有了95%以上美国的以及欧洲明确使用和在研的医疗器械。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推动,现在已经很少有我国企业未涉及的医疗器械领域。

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可以参考美国的医疗器械产业——根据治疗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结合临床需求、材料、技术等各个方面整合出新兴的医疗器械,进而在临床应用中达到预期的结果。美国医疗器械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证明,中国也开始进入到这一阶段。相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更多医疗器械公司推出原创的临床应用技术和器械产品,投放到市场中达到预期的结果,进而向全球推广。

但目前我国投资界对于国内医疗器械创新的判断主要是对标美国。国内企业做出来的产品如果是美国有的,投资人就更接受,对于中国人自己的创新发明,投资人的认可程度就没那么高。反观美国投资界,得到投资的都是新产品,医疗器械同质化的项目反而得不到投资。我国医疗器械投资理念何时能够达到这个层面,投真正的国产创新,这是一个问题。

谈庆:请问赛诺微张总,作为一个中国公司,赛诺微现在做的是“InChinaforChina”,从您的角度怎么看国产替代?

张金迪:我认为国产替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无源器械中的冠脉支架到骨科器械都在逐步进行。随着国产冠脉支架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领导品牌,真正实现了进口替代!相比较而言,外科产品的进展稍微慢一些,尤其有源类的产品线。

在稀缺经济时代,企业只需做出产品即可,但在与跨国公司强劲竞争的当下,如果国产产品线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完全靠政策驱动实现国产替代比较困难。尽管政策支持,国内厂家也需要不断升级换代、自我提升。

举个例子,在目前政策趋势向好的背景下,国内能够生产国产替代的超声刀公司有很多,但却依旧不能获得理想的市场份额,原因还是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之间有明显差距。从临床医生角度上来看,只有在国产替代产品的品质比肩国际一线品牌,甚至局部领域做到更好的前提下,才会支持国产替代。以超声刀市场为例,如果能释放目前复用5-10次的现状,那么企业在接下来的3-5年内将有3-5倍的增量市场。

除政策扶持外,资本市场也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以前企业自创业第一天起就要面临生存问题,现在有政策和资本扶持,企业可以耐心提升产品品质到相当的高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国家集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谈庆:伴随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即将落实,“国家集采”也成为了近期医疗器械行业的又一个热议话题,请问微创和赛诺微怎么看待国家集采?

张国旺:微创集团成立至今已经有22年历史,是国内高值耗材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也是在实现国产替代梦想方面起到重要推进作用的企业之一,主打的冠脉支架业务目前国内市场国产厂家的总体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也是为数不多的实现国产替代的业务领域之一。但是面对国家集采,微创集团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在前不久开始的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使用微创冠脉支架的市场意向占比最高,达36%左右,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但是价格也大幅下降了。

集采是一把双刃剑,就像突如其来的一场严冬,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生命力不顽强的产品或企业将会冻死,留下优秀的种子选手,但副作用可能使优秀种子的后续发展受到影响,因为创新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当盈利空间被强力挤压,后续再投入创新,企业就会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和窘境,甚至要面临生存的困难。

因此我们大力呼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g/11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