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医学联合中医提升免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程少为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m.39.net/pf/a_8498648.html

作者

李凤云

编辑

Annie排版

Janice设计

Naya

阅读信息??

难度:★★★☆☆类型:总论字数:6,

编者按: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临床医生们在前线与死亡作战,祝愿勇士们平安归来!更祝愿年每位朋友都与健康相伴!目前,作为普通人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减少外出,阻止病毒的传播是社会责任。今天,网站约稿功能医学健康管理领域知名临床专家、医院健康管理科李凤云教授,请她为大家讲讲功能医学联合中医,提升免疫,共同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下文简称:新冠病毒)的思考。

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在抗击疾病的同时,也收到很多朋友的电话,问我如何提升免疫力,渡过疫情高发阶段。作为临床医生我也在不断思考,把多年来应用功能医学与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一下,分享给各位朋友,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大家攻克难关。

平衡的免疫力是健康的基础

同样是感染新冠状病毒,为什么有的人什么症状都没有,有的人只是轻微的感冒症状,有的却是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败血症呢?这和我们自身的状态有关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病毒进入体内只是正常的免疫应答,症状轻微。中医认为邪在太阳,只是表征。当免疫系统失衡时,中医的正气虚时,才会邪入三阴。出现一系列危急重症。免疫系统过高过低都不好,过低会出现肿瘤,就是免疫逃逸,感染难以控制等,过高则出现一系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新冠状病毒引发过度免疫

是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基础

新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出现一系列过激的反应,免疫系统误认为肺细胞是外来物从而发起进攻。病人是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杀死的,也就是免疫失衡出现了过激的反应。

大家都知道,SARS感染后,病情进展来自于自身免疫对肺组织的攻击,不得已使用激素抑制免疫,避免进一步肺组织受损,但这样做的同时也压制了免疫应答,使得免疫系统难以完成病毒感染病程中关键的自身抗体形成。为了挽救生命,病人不得不承受大剂量激素使用后的苦果。

功能医学与中医联合平衡免疫系统

面对失衡的免疫系统,功能医学和中医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不能杀死病毒,但可以调节免疫力,让免疫系统趋于平衡状态。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功能医学调节免疫功能

矩阵式分析,明确七大系统生理失衡:

消化吸收的失衡

肝脏解毒的失衡

免疫炎症失衡

能量线粒体的失衡

内分泌的失衡

运输的失衡

结构的失衡

根据出现的失衡,制定相应的营养、运动、心理及处方级营养素方案。

调节免疫系统的失衡

内环境紊乱:系统为什么会失衡?除了基因的易感性,更重要的是细胞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功能医学的两个核心问题:该有的不够,不该有的太多。(1)免疫系统该有的营养不够,优质的食物(蛋白质、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天然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激素),阳光,空气,水,充足的睡眠,深度的放松,运动,适当的生活节奏,爱情,社会关系,心灵健康。(2)免疫系统不该有的毒素太多,环境毒素、重金属、微生物感染、过敏原、不健康的饮食、焦虑抑郁、慢性压力、应激、运动量过少。这些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失衡,产生过多的氧化应激、慢性炎症,也就是我们说的“小炎人”(全身有慢性炎症的人)。这些因素作为应激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长期的慢性应激让肾上腺处于耗竭状态,身体自身分泌的皮质醇低下。大家都知道,激素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当肾上腺耗竭时,会使免疫系统崩溃,感染难以控制。试想一下,这个“小炎人”浑身“冒火”--慢性炎症,自身的“救火”能力又有限--免疫系统失衡,肾上腺疲乏,负重的骆驼遇上最后一根稻草-新冠状病毒。

纠正免疫系统失衡是狙击新冠状病毒的有力武器

补充免疫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素(见表1):

维生素C: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体内抗体,补体的含量与活性,而维持最佳免疫状态的维生素C的需求量远远大于机体最佳生长的需求量。

维生素A:是T细胞生长、分化、激活过程不可缺少的。缺乏时,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也下降。

维生素E:在淋巴T、B细胞中的含量比红细胞中高十倍,缺乏时,T、B细胞增殖能力不正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

锌:缺乏时淋巴器官萎缩,T细胞减少,功能障碍,巨噬细胞功能异常。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所必须的,对清除自由基有重要作用。补硒能增加抗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缺乏时免疫力低下。

镁、铁、铜:对免疫系统都有支持作用。

白藜芦醇:抗氧化、抗衰老、抗过敏。抗氧化能力远高于维生素C。

复合维生素B: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其他存在管壁和内腔的器官修复上皮细胞层的关键营养素。高压力生活会额外消耗很多维生素B。人类越来越晚睡,而晚睡会消耗很多维生素B(熬夜导致上火是身体缺乏维生素B的反应,补充维生素B之后一般就会缓解。熬夜时适当补充维生素B可以预防上火)。大量脑力劳动会消耗很多维生素B。

抗炎性脂肪酸:深海鱼油EPA/DHA。

益生菌(Probiotics):促进免疫反应。

谷氨酰胺:是免疫细胞的燃料。

充足的蛋白质,牛初乳等偶尔给予额外的免疫刺激。

植物营养素:使用一些草药如紫锥菊、蓝莓、黄芪制剂、中药玉屏风散,圣约翰草或各种香菇提取物(舞菇、香菇、灵芝、葡聚糖等)。

表1:与免疫相关的功能性营养素

营养物质

抗氧化

增加免疫

抗病毒

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E

B族维生素

类胡萝卜素

L-半胱氨酸

N-乙酰

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

赖氨酸

黄芪

紫锥花

圣约翰草

大蒜

猫爪草

接骨木

调节消化吸收的失衡

肠道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约占全身三分之二的免疫。应用功能医学的5R原则,把消化吸收、肠道菌群、肠道通透性、免疫、神经内分泌调到最佳状态。

调节肝脏解毒的失衡,促进伤害免疫系统的毒素的排出

帮助肝脏解毒补充肝脏解毒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需的营养素,如谷胱甘肽、L-半胱氨酸、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C、甘氨酸、硒、镁、铜、锌等。(详见往期《功能医学肝脏生物转化(肝脏排毒)临床应用方案分享》)

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失衡,纠正肾上腺疲乏

减少压力,减少应激,补充南非醉茄、红景天、西伯利亚人参、黄芪——支持HPA轴,补充应激状态下消耗的营养素。中医对于肾上腺疲乏的调理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应用功能医学的思维,补充免疫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素,排出伤害免疫系统的毒素,要固护免疫系统的最大器官-胃肠道,把消化吸收、肠道菌群、肠道通透性、肠道免疫调到理想状态。缓解压力,减少各种应激,纠正肾上腺疲乏,让皮质醇分泌处于最佳状态,帮助扑灭这场免疫炎症的“大火”。

面对新病毒,中医应该做些什么

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新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如果说得再具体些,我个人认为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寒湿(瘟)疫”。

病性上属于阴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若为温疫或湿瘟,病性上属于阳病,结局是伤阴,是以伤阴为主线。

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预防传染病的三大原则是:

消除传染源

切断传染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从这个角度而言,中、西医之间是存在许多共性的。比如“避其毒气,天牝从来”的认识,这与现代医学所提倡的戴口罩、穿隔离衣是一个道理。中医还提倡“兄发病而使弟他居”,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隔离也是一致的。在传染源的认识上,中医认为传染病是由于“疫气”所致,而这个疫气包括现代医学所认识的各种病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如果说得再具体些,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寒湿(瘟)疫”。

病性上属于阴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若为温疫或湿瘟,病性上属于阳病,结局是伤阴,是以伤阴为主线。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从病位来看,在肺和/或脾。《黄帝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

在分期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及恢复期。

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

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

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

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

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中医实用方案助力缓解疫情

预防代茶饮推荐一款简易的寒湿(瘟)疫方:苏叶6克,藿香叶6克,陈皮9克,煨草果6克,生姜3片(寒湿重者,生姜用5~10片)。煎汤代茶饮。中成药预防上,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水),剂量减半。

轻微上感症状

感冒疏风颗粒3包,一日三次。

注:胃部不适加藿香正气,咽痛加小柴胡颗粒治疗。对于已确诊患者,医院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在用药上,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

早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达原饮等,中期用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等,晚期用参附四逆汤或加苏合香丸等,恢复期用六君子汤、理中汤等。

应该注意:体质、年龄、基础病不同,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证候可以有所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伤阳为其主线。

特别注意!!!减少不必要输液!若舌体偏胖大,有齿痕,厚腻苔,甚至腐苔,反映湿邪很重,此类患者初起阶段尽量采用中医药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湿邪缠绵难愈,过度输液会加重寒湿。

避免滥用抗生素,因其为病毒感染,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不宜常规使用抗生素。从中医来看,抗生素多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

该病病邪为“寒湿”,所以应该慎用苦寒药,不要不辨寒热,自行服用一些板蓝根,双黄连等寒凉药物,过早过量的用清热解毒药会把寒湿压进去,引邪入里,加重病情。有些偏于阳性体质者,很快就化热、化燥,甚至伤阴。可根据舌苔,脉象,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用清热滋阴药。

对于重症患者,发热、咳喘明显者,除了规范的西医治疗外,可配合中药治疗。

实用方案:鹿角片75克先煎2小时,太子参45克,辽沙参60克,炙麻黄15克,杏仁30克,鲜竹沥亳升煎好后兑入,桔梗30克,牛子30克,白芷50克,黄苓25克,生姜45克,清半夏60克,南山楂25克,广陈皮45克,玄参60克,生白术60克,广藿香30克,灸甘草15克,全瓜蒌30克。寒郁化热者加鱼腥草90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方子是扶阳中医领军人物王献民老师的经验方,中医的精华在民间,我是西学中者,起初跟中医学院派学习,后来悟到要回归经典。我在跟王老师学习中发现这个方子非常有效,对于重症肺炎,肺心病,哮喘,难治性咳喘,一般一剂咳喘减半,3-4天咳喘加剧,为排邪期,以后逐步减轻,7-10天治愈。随后再填精扶正。可谓百发百中。

方中鹿角片,辽沙参为鹿角片法。法于孙思邈的任督汤。鹿角片定位于督脉,辽沙参定位于任脉,用任督带动六经转动,启动人身大气流动。同时,鹿角片还可以填精透邪,由少阴救太阳。中医的少阴肾相当于功能医学的下丘脑-肾上腺轴。鹿角片补督脉壮阳气,辽沙参滋太阴肺脾。既补先天元阳,又助后天之本。

麻杏竹甘法,是麻杏石甘汤去掉石膏换成鲜竹沥,由炙麻黄、杏仁、鲜竹沥、甘草组成,清肺热,镇咳祛痰。方中重用鲜竹沥化痰。《本草衍义》指出,“鲜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鲜竹沥不仅对三阴温病发热有效,对脓毒败血症,脑膜炎及肺脓疡发热均有效。重用半夏除湿祛痰,桔梗、牛子宣肺利咽。方中白芷配黄芩,类似白虎汤,白芷本是入阳明之药,引领黄芩,半夏,陈皮开太阴,清阳明,清热化痰祛湿。山楂、生白术、广陈皮、藿香健脾胃,化痰湿,固中焦。全瓜蒌使肠胃通畅无燥干之便秘。太子参疗热病后气阴两伤。全方共奏扶正祛邪,使寒可温,湿可祛,痰可消,毒可化,热可清,肾可补,气血能量得到修复。架起伤寒,温病,扶阳一座桥梁,可谓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功能医学和中医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环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能医学和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zl/7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