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短缺药品供应基药品种数量占比新政

一直以来,我国的短缺药品面临供应和价格监测不灵敏等问题,药品采购、使用、储备及价格监测等政策不完善。如今,这一状况或将被扭转。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用药规范管理做了规定。配送企业不受“两票制”限制意见在短缺药品供应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加强协同监测;做好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实施短缺药品停产报告;落实直接挂网和自主备案采购政策;建立健全短缺药品常态储备机制。其中,关于短缺药品的采购,明确落实直接挂网政策。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而省医保局负责对直接挂网的药品价格监管,并定期公布。而医疗机构关于短缺药品可以自主备案采购。对于一些临床必需、无企业挂网的短缺药品,医疗机构可以线下搜寻药品生产企业,并与其直接议价,在省级平台备案后即可采购。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还提出,短缺药品配送不得限制配送企业,同时不受“两票制”限制。不具备配送经济性的地区,在没有药品配送企业参与竞争的情况下,鼓励探索由邮政企业开展配送工作。稳定短缺药价格,加大药价监管在稳价方面,意见提出,加强药品价格异常情况监测预警,强化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以及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于存在价格上涨幅度或频次异常、区域间价格差异较大、配送情况严重不良或连续多次预警等情况的药品,医保局将综合运用监测预警、成本调查、函询约谈、信息披露、暂停挂网等措施,坚决予以约束。同时,对涨价不合理且违法的,依法依规实施处罚;对涨价不合理但尚不构成违法的,约谈敦促企业主动纠正,必要时采取公开曝光、中止挂网、失信惩戒等措施。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可以预测,短缺药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将得到遏制。此外,意见还提出,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提升基本药物使用占比。优先使用基药,药占比再提高各地要及时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近年来,基药政策起起伏伏,由最早要求基层%使用基药,到各地逐步增加使用非基药的比例,再到个别省份不限制基层使用基药的比例……年基药目录调整,基药目录出台。各地也随医院使用基药的比例,一般,医院基药占比在20%-40%之间,医院占比在30%-50%之间,基层医疗占比在40%-80%之间。此次文件把基层、二级、医院的基药品种占比提高到90%、80%、60%,可见基药将迎重大利好。而二、医院60%的执行情况将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sc/11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