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厂家的同一款药品在上海不同药房价格相

同一款药,即便药厂、规格、包装完全一样,但是在不同的药店出售,价格却可以相差倍以上。

近日,刘女士在购买一款名为“鱼石脂软膏”的药品时发现,得一大药房此药的售价为1.8元,而其他连锁药店的售价仅为1元至1元之间,这不禁让刘女士感叹道:“这差价也太夸张了吧?”

同样的药,为何价格却相差了倍以上?得一大药房关于这款鱼石脂软膏的定价是否合规呢?

▲视频:同一款药品,药房的售价却相差了倍市民疑惑:同一款药品价格却相差了倍

近日,市民刘女士来到家附近的得一大药房,准备购买一款名为“鱼石脂软膏”的药品,从店员处得知可以刷医保卡后,刘女士根本没有询问价格,就刷卡付了钱,在她的印象里,这个药“大概也就十多块钱。”

没想到,这个药店的价格竟是1.8元!”

刘女士手里拿着发票,看着这个数字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此前她在其他药店也买过鱼石脂软膏,但从来没有这么贵过,于是她立即向店员求证:“是不是弄错了?”

▲得一大药房的鱼石脂软膏零售价为1.8元

然而,店员却一口咬定,这款药一直是这个价格,不可能弄错。

过高的差价让刘女士难以接受,付完款不到1分钟,刘女士便提出了退款,却遭到了店员的拒绝。

无奈之下,刘女士只好拿着药离开,刚走出药店,刘女士就打开了手机里的外卖平台,查找鱼石脂软膏的价格。

她发现,同样一款鱼石脂软膏,产自同样的厂家,同样的规格和包装,其他药店的价格普遍在1元至1元之间,浮动范围仅有几毛钱。

▲同款鱼石脂软膏在网上的销售价格对比

得一大药房这一款鱼石脂软膏的价格,是其他药房的倍,合理吗?”

在刘女士看来,医保药品都是集中采购的,应该便宜才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走访发现:家连锁药房只有1家售价为1.8元

刘女士购买的这款鱼石脂软膏是由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x0g每支。为了求证刘女士所说的差价情况,记者走访了个连锁品牌的多家药店,分别询问这款药品的价格。

记者首先来到了刘女士买药的得一大药房剑河店,得知记者要购买鱼石脂软膏后,店员很快将药品拿了出来,并告诉记者价格为1.8元,可以自费购买,也可以刷医保卡。

●记者:“我记得其他药店只卖十多块吧?”

●店员:“我们卖0多,随便你(要不要)。”

●记者:“为什么差这么多啊?”

●店员:“厂家不一样,有的10克,有的0克。”

●记者:“我看就是同一个厂家。”

●店员:“一模一样不可能两种价钱,你去投诉就发财了,赔你十倍。”

结账的一位店员表示,她们只是员工,定价的事不归她们管,如果消费者对价格有质疑,可以向消保委等相关部门投诉,该店员一边为记者结账,一边说道:“不可能(贵这么多)的。”

随后,记者分别前往了另外两家得一大药房沪宁店和延安西路店,发现这款鱼石脂软膏的价格均为1.8元。

当记者提出差价的疑问后,沪宁店的一位店员说道:

不清楚别的店,反正我们是卖这个价。”

除了得一大药房外,记者还分别走访了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叮当快药以及海王星辰药房,同样一款鱼石脂软膏,这4家店的价格分别为1.元、1元、1.8元以及1.元,差价均在1元以内,但是这4家店都不能使用医保卡购买此药。

▲老百姓大药房的同款鱼石脂软膏零售价为1.元

记者将得一大药房和老百姓大药房购得的鱼石脂软膏进行比较发现,两盒药品除了生产日期相差个月之外,其余规格、包装、厂家完全相同,而价钱却相差了.元。

▲从得一大药房和老百姓大药房购买的鱼石脂软膏对比图药价相差倍背后有4大疑惑待解:疑问1:药价相差倍是否合规?

同样的药,为何价格却相差了倍以上呢?得一大药房关于这款鱼石脂软膏的定价是否合规呢?

记者查询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机构——上海阳光医药采购平台发现,这款由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石脂软膏,近三个月以来,参考采购价和参考零售价均为为4元,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并不在此列。

随后,新闻晨报·周到记者致电上海医疗保障局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如果消费者是在定点药店刷医保卡购买鱼石脂软膏,那么药店可以在参考价的标准上加价1%;如果消费者不是在定点药店刷医保卡购药,那么则属于市场盈利行为,不在医疗保障局的监管范围。”

该工作人员建议,如果消费者发现药品售价超过了参考价上浮1%后的价格,可以向物价局反映,或者向药店总公司投诉。

记者算了一下,以鱼石脂软膏4元的参考价为基准,上浮1%后的价格为1.7元,而得一大药房1.8元的售价,超出了分钱。

▲这款“鱼石脂软膏”在得一大药房的售价为1.8元

月7日上午,记者就此事向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求证,得一大药房关于这款鱼石脂软膏的定价是否合规。

经执法大队调查,该药品定价是根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的参考价4元上浮1%后四舍五入所得,符合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标准。

该款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由药店自主定价,得一大药房明码标价,且销售价格和标价一致,没有违反市场监管价格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上述工作人员说道。

记者曾试图就此事联系得一大药房,但药店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对药品如何定价一事不了解,建议记者拨打药房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63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