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阴东阿镇阿胶寻根之旅泸州老窖
小黑驴,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狮耳山上来啃草,狼溪河里去喝水,永济桥上遛三遭,少岱山上打个滚,至冬宰杀取其皮,熬胶还得阴阳水……这首民谣,唱的是古人制备阿胶的事。民谣里提到的地方是阿胶的原产地——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夏日时,我有幸造访东阿镇,如同很多人到泸州老窖探源白酒的浓香正宗一样,来了一次阿胶寻根之旅。据《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去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泡数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渣滤清,再用阴锅金铲,加参、蓍、归、橘、甘草等药汁再熬制成胶,其色光洁、味甘甜、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此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阿胶和白酒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NO.1都是民族产业的瑰宝阿胶,因其补而不偏,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国宝”。据史书记载,阿胶药用历史已有多年,汉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贡品,历代《本草》皆将其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而中国白酒被称为“百药之长”,较之阿胶的历史则更长一些。在东阿镇福牌阿胶的博物馆里有个镇馆之宝:清道光皇帝钦赐的圣旨。此圣旨长2.6米、宽0.3米,右侧是汉字、左侧为满文,记载的是东阿镇“于氏天德堂”阿胶作坊主于万秀以阿胶救济世人,道光帝表彰其善举之事。整件圣旨历经百年、保存完好,是东阿镇阿胶传统制作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物,也是研究阿胶皇家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说到清皇室与阿胶,不得不提咸丰皇帝。咸丰帝后宫佳丽无数,却一直没有子嗣。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帝王者,牵涉的是江山社稷。咸丰六年,其宠妃小兰儿赫然有喜,却查出患血症,常有胎漏出血症状,御医久治无效。这时东阿镇“邓氏树德堂”所制阿胶被推荐为贡品进入皇宫,小兰儿服用后,血症得以治愈,并顺利诞下龙子。咸丰帝大喜过望,赏赐给树德堂店主邓发三样物件:“黄马褂”一件(后随人入葬),进宫手折一个(出入午门的证件),并赐“福”字(福牌阿胶之名由此而来)。故事里的小兰儿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所生之子即为同治皇帝。
NO.2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古语有云:水,乃酒之血也。故佳酿处必有名泉,如龙泉井之于泸州老窖,玉妃泉之于剑南春,沱泉之于沱牌,神井之于汾酒,薛涛井之于全兴大曲,通天泉之于文君酒……同样的,熬制好胶必用好水。东阿镇为什么盛产好阿胶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泉水。众所周知,济南有七十二名泉,其中东阿镇所属的平阴县就有4个名泉,分别是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此行我有幸去到了其中一个名泉——洪范池,其名取自“洪水在此就范”之意。当地的居民告诉我,洪范池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7°左右,在34℃高温下,我感知了下泉水,确实有透心凉之感。而这洪范池就是东阿镇阿胶的熬胶水源之一。东阿镇的熬胶水源取自九泉汇聚的狼溪河。狼溪河发源于洪范池东侧大寨山上的狼泉,在狼泉之后,又有书院泉、洪范池、白雁泉、车流泉、日月泉等共9个泉池汇集而成。东阿镇出产好阿胶,三分之一要归功于这狼溪河水。
东阿镇阿胶公司前的狼溪河水
狮耳山上放羊的纯黑无病健驴
造就东阿镇阿胶好品质的另一大功臣则是其原料——狮耳山的驴。狮耳山,位于平阴县东阿镇西,海拔在米左右。在狮耳山上吃草奔跑长大的驴,因为长时间在山地运动,身体健壮且少病,成为了熬制贡胶的最好原料。这同国窖有机白酒只能用泸州独有的川南糯红高粱来酿造是一个道理。有了优质的水源和原料,还需要技艺。东阿镇最著名的福牌阿胶继承了东阿镇逐辈流传的熬胶技艺,这与泸州老窖传承至今已有23代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6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前任总工程师赖高淮和我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人数居行业第一;8年,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胶集团副董事长杨福安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阿胶为滋补养生国宝。中国白酒亦可养生。阿胶与白酒,如此多的相似之处,着实令我惊喜,二者皆是不可复制的华夏瑰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