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牌阿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水皮技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生产阿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阿胶因始产于此而得名,阿胶生产已有余年的历史,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和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朝李时珍在《本朝纲目》中称之为“圣药”。东阿镇是国家阿胶原产地保护地域,与景德镇、茅台镇并称为三大传统民族文化的名镇。
东阿镇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旧《东阿县志》载:“东阿古之名邑也,会盟争战废垒遗墟,见经史者不一而足。”东阿镇南北冲衢,四通八达,东南负山,西北依河,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鲁西南一代的文化商业中心。东阿镇北临黄河,东西南三面青山环绕,境内有狼溪河穿城而过,形成了阿胶生产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
至明清,东阿镇阿胶达到“妇幼皆通煎胶”的鼎盛时期,阿胶生产工艺日趋精湛和纯熟,前世界书局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对阿胶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记载:“按古法: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狮耳山之草,饮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熬炼三昼夜,去渣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蓍、归、芎、橘、桂、甘草等药汁,再熬制成胶。
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由此可见,古代制备阿胶对于制胶用水、设备器具、原料及火源等都非常考究。据东阿镇制胶老药工讲述,古法制胶均取东阿镇当地的驴皮,浸狼溪河内,再取狼溪河水制胶,反复炼制九昼夜,按照祖训,谨以制法,精益求精,征求实效,务期疗效之见功,不敢昧心以渔利。
狼溪河水成为现存唯一的传统熬胶用水。狼溪河为九泉汇聚而成,此九泉均系地下岩隙层层过滤经山泉喷涌而出,水质天然,清冽甘甜。该水质自古以来就是熬胶水源。经权威部门鉴定,为优质锶、锂天然矿泉水,富含2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Si、Li、Zn、偏硅酸盐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且水质硬度低,是天然理想的熬胶用水。用之泡皮、熬胶,可减少原料污染,灰份易于控制,胶块冬天不碎裂,夏天不变软;在熬制过程中,水中所含微量元素与阿胶中的蛋白质结合成有机盐,易于人体吸收,从而保证了福牌阿胶独特疗效。
正宗福牌阿胶原料来源,首选于在狮耳山麓、狼溪河畔放养的本土生长的驴皮。狮耳山位于东阿镇西南三里许,草茂林丰,生长多种中草药材(如枸杞、北沙参、地黄、远志、野菊花、天门冬等近百种),驴食用后经过光合作用,药材含有的补血益气精华成份被驴皮吸收,从而更增加了福牌阿胶的药用疗效,所制阿胶堪称“上品”。
正是基于此不可复制的两大自然条件优势,东阿镇的制胶老作坊制作出闻名天下的“阿胶”,制胶老作坊鳞次栉比,明清时期东阿镇达到了阿胶制作空前绝后盛景“妇孺皆通晓熬胶”,制胶老作坊中以“邓氏树德堂”进贡的阿胶最为出名。
新中国成立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使阿胶这一国药瑰宝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年由国家投资,在“邓氏树德堂”、“涂氏怀德堂”、“庄氏太子衡老药店”等十几家传统阿胶作坊技艺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国营阿胶专业生产厂——平阴阿胶厂(现为山东福胶集团),接收了东阿城内阿胶作坊的制胶工艺,其中包括邓氏树德堂的“手折子”和用在阿胶上的“福”标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福”字经国家工商局注册,成为山东福胶集团独家专用商标。
长按指纹即可轻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