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法规常考点之药品生产管理

距考试仅剩71天的时间,想必不少考生已经着手复习法规了。小编对法规中的药品生产管理的相关考点做了个总结,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考点一、药品生产许可(,B)(,A)共2分

1.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办条件

2.药品生产

(1)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2)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

3.中药饮片的炮制规定

(1)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

(2)没有“国标”的,必须按照“省级药监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3)“省级药监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药监部门备案”。

4.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

提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

5.药品生产许可的申请和审批

(1)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级食药监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

(2)药品生产企业将部分“生产车间分立”,形成独立药品生产企业的,应按规定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

(3)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药品生产车间或者新增生产剂型的,应当自取得药品生产证明文件或者经批准正式生产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要求申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6.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考点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认证(,A)(,A)共2分

1.药品生产企业,为保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上,必须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

(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

(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

(3)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

(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

(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

(6)适当的贮运条件。

2.机构与人员要求

(1)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2)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3)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①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②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

③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3.文件管理的规定

(1)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

提示: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

(2)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3)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4.生产管理的要求

(1)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2)每批药品均应当编制唯一的批号;

(3)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操作开始日期;

(4)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

(5)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不同品种和规格药品的生产操作,除非没有发生混淆或交叉污染的可能。

5.GMP认证申请

(1)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新增生产范围、新建车间的,应当按照《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药品GMP认证;

(2)已取得《药品GMP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重新申请药品GMP认证;

提示:《药品GMP证书》有效期5年。

提示:《药品GMP证书》有效期内至少进行一次跟踪检查。

(3)药品生产企业改建、扩建车间或生产线的,应重新申请药品GMP认证。

6.现场检查

(1)现场检查实行“组长负责制”,检查组一般由不少于3名药品GMP检查员组成,从药品GMP检查员库中随机选取,并应遵循回避原则;

(2)药品认证检查机构应在现场“检查前”通知申请企业;

(3)现场检查时间一般为3—5天,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4)现场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客观、公平、公正地对检查中发现的缺陷进行风险评定。

(5)检查缺陷的风险评定应综合考虑产品类别、缺陷的性质和出现的次数。缺陷分为:

①严重缺陷:指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的。

②主要缺陷:指与药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的。

③一般缺陷:指偏离药品GMP要求,但尚未达到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程度的。

考点三、药品委托生产管理(,A)(,C)(,C)共3分

1.药品委托生产的界定:

指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称委托方),在因技术改造暂不具备生产条件和能力或产能不足暂不能保障市场供应的情况下,将其持有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称受托方)全部生产的行为。

提示:不包括部分工序的委托加工行为。

2.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因技术改造暂不具备生产条件和能力或产能不足暂不能保障市场供应的情况下,药品生产企业方可接受委托生产药品。

3.药品委托生产的监督管理

(1)“食药监总局负责”对全国药品委托生产审批和监督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2)“各省级药监部门”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委托生产药品的企业(包括委托方和受托方)进行监督检查;

(3)对于委托方和受托方不在同一省的,委托方所在地省级药监部门可以联合受托方所在地省级药监部门组织对受托方受托生产情况进行延伸检查。

4.不得委托生产:

(1)麻醉药品

(2)精神药品

(3)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及其复方制剂

(4)医疗用毒性药品

(5)生物制品

(6)多组分生化药品

(7)中药注射剂和原料药。

提示:放射性药品的委托生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提示:自年1月1日起,中药提取物不得委托加工。

5.接受委托生产药品的,受托方应当严格执行质量协议,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委托生产药品及其生产符合注册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6.《药品委托生产批件》有效期“不得超过3年”。

(1)委托生产双方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或委托生产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药品委托生产批件》自行废止;

(2)《药品委托生产批件》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委托生产的,委托方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仍然应当按照规定申报,办理延续手续。

7.擅自委托或者接受委托生产药品的,对委托方和受托方均依照《药品管理法》的“生产假药”的法律责任规定予以处罚。

考点四、药品召回管理办法(,C)(,,A)(,A)(,C)共5分

1.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药品召回分为:

(1)一级召回: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

(2)二级召回: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

(3)三级召回:使用该药品一般不会引起健康危害,但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收回的。

2.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有关药品召回的责任与义务:

(1)“药品生产企业”为药品召回调查评估及实施召回的主体。

(2)“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协助”药品生产企业履行召回义务。

(3)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其经营、使用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的:①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或者使用该药品;②通知药品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③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和保存完整的“购销记录”,保证销售药品的可溯源性。

3.主动召回

(1)主动召回的主体:①药品生产企业;②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

(2)主动召回的组织实施

4.责令召回

(1)召回的情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过调查评估,认为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召回药品而未主动召回的。

提示:必要时,药监部门可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该药品。

5.后续处理

(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药品生产企业提交的药品召回总结报告进行审查,并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价。

(2)经过审查和评价,认为召回不彻底或者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重新召回或者扩大召回范围。

文末彩蛋:

1.识别下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3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