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院士药物治疗高血压有局限针刺有

专家介绍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

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天津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

摘要

以往的高血压治疗只强调降压是抗高血压治疗的唯一目标,但有效控制血压后,其并发症的罹患与死亡率仍是普通人群的2~6倍。早在20世纪70年代,天津中医院就开展了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系列研究,形成了成熟的治疗模式,有着严格固定的选穴处方、量化规范的操作体系及明确的针刺量效关系。

目前在抗高血压治疗方面,国际上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强调高品质降压,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降压的品质,二是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几个弊病

目前高血压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但是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又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弊病。

药物治疗疗效不稳定,且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此外,由于联合用药、长期用药,降压药物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肝肾损害,另外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及呼吸道反应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药物作用存在局限性。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抗高血压药物的主导作用是控制高血压本身,而对降低心脑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作用不大。

以往的高血压治疗只强调降压是抗高血压治疗的唯一目标,但有效控制血压后,其并发症的罹患与死亡率仍是普通人群的2~6倍。所以寻求一种既能控制血压,又能改善预后的降压新途径十分重要。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高血压的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治疗目的已不仅再是降低升高的血压,而防治靶器官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免心脑事件的发生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

因此,如何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寻求一种既能控制血压,又能改善预后的降压新途径十分重要。

针刺治疗高血压,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

早在20世纪70年代,天津中医院就开展了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系列研究,形成了成熟的治疗模式,有着严格固定的选穴处方、量化规范的操作体系及明确的针刺量效关系。

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该技术治疗高血压可在保护靶器官的基础上整体调节血压节律,能够有效促进血压达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双向性和特异性的特点。

研究组在深入研究古医籍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根据大量临床观察,对中医“气海”以及“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思辨,确立了以“活血散风,调和肝脾”为主的治法,创立了以人迎穴为主穴的,有明确规范手法量学标准和量效关系的针刺方法。以活血散风,调和肝脾为治疗原则。取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等穴位。每日针刺1~2次,90天为1疗程。

年2月~年6月间,对针灸病房收集的例患者(入院前均服用降压药物),要求其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个时间点,采用无创型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连续纪录24小时。通过计算机分析系统获得24小时、日间、夜间的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及血压负荷。

结果显示,针刺后,患者日间、夜间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靶器官的保护。其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血压负荷也有较为显著的改善。

临床采用国际公认的经典方法进行观察,以动态血压仪监测到的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作为长时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显示,针刺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证明本方法能有效防止靶器官的损害,达到降压治疗的真正目的。

当患者血压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并持续7天后,开始实施减药并停药。在例用药患者中,例停药,例减药,停减药率为74.7%。

转自:院长在线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s/1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