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场乱象频出你吃过的阿胶糕蛋白
来源张家口日报
早晨加一勺蛋白粉,午后喝一杯保健茶,晚上吃几粒维生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一些保健品、营养品受到追捧。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花钱买健康”的人群之中,可是花钱真的能买来“健康”吗?近日,记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采访,发现保健品市场乱象频出,店员不了解保健品却极力推荐给消费者,而市民轻信某些保健品的“神奇”功效,盲目购买、进补。
市民:盲目进补缺乏常识
赵女士曾被医生诊断患有贫血,她听说阿胶可以补血,就坚持吃阿胶,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医院检查时,贫血症状并未有所改善,最后还是听从医嘱,药物治疗。
王女士的血压一直偏高,她从某养生节目得知产自西藏的一种植物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便托人从西藏买来,泡水饮用,但是一直没什么效果,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医院看病后,开始服用降压药,高血压症状才有所缓解。王女士说,当时很后悔轻信养生节目,不仅没什么用,还差点耽误病情。
张先生上了年纪,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前些日子一位朋友给了他一个方子,说用方子上的中药泡酒喝能养生。张先生依法炮制,在喝了这种药酒一段时间后,有朋友问他有什么效果,他支支吾吾说不上来,甚至它对泡酒的几味中药的名称都说不出,更不知道这些药到底有何功效。
刘先生总是腰痛,医院检查,他听朋友说用醋泡黑豆对治疗腰痛很好。刘先生将信将疑拿醋泡了一罐黑豆,可越想越不对劲,又去查黑豆的相关资料,发现吃黑豆对治疗腰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这些所谓的“民间偏方”往往是口口相传,一些人偏听偏信,这样的养生方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有专家指出,现在不少市民热衷听传闻、听介绍、听广告,凡是有人说某个保健品对身体好就盲目跟风购买,却丝毫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对医嘱却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样的做法十分不可取。
市场:保健品五花八门
本周,记者来到某药房,看到保健食品的展柜占到整个药房的近三分之一,记者随手拿起某品牌的蛋白粉,店员就极力推荐说,这个品牌的蛋白粉营养价值很高,销量很好。记者问道:“有什么营养价值和功效?”店员含糊其辞地说:“比较综合,主要是补蛋白,增强免疫力。”至于补充多少蛋白,如何增强免疫力?店员均一概不知。
记者向医生咨询得知,无论是蛋白还是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都是有一定限度,如果摄入超过这个限度,会给肝脏造成负担,增加营养过剩疾病发生的机率。医生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正常的进食足够保证营养的摄入,而营养过剩导致的疾病正呈上升趋势。
记者还看到有些传统的保健品如阿胶、西洋参以及可以泡水喝的中药单品。其功效也是五花八门,诸如补气、补血、补肾、清热、降血压、降血脂等。医生告诉记者,不否认此类保健品的功效,但这些仅仅对小病有帮助,比如轻度上火感冒,喝清热祛火的中药单品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如果真的得病,这些保健品的作用有限。
专家:健康需要合理膳食
专家建议对于保健品领域,市民应有这样的认知:首先,保健品是属于食品范畴而不是药品,因此一个人一旦生病了,要去看医生,不能把治病与保健混为一谈。其次,作为保健品之一种的膳食补充剂,比如维他命、矿物质、蛋白质、植物纤维等,也不应成为食物的替代品。另外,以某些保健品的功效为例,比如提高免疫力、增强精力、抗疲劳等,并没有临床试验或研究报告证明这些功效,在宣传过程中有可能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不应轻信。
究竟如何才能吃出健康,记者咨询了医院营养科医师王晶大夫,她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1蔬菜、水果每天不能少于一斤2肉类每天二两左右3每周要吃两三次粗杂粮4同时要保持适当的运动有人提出一部分人长期吃保健品效果确实起到良好的效果,王晶大夫解释说,市民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与其说这部分人吃保健品而身体好,不如说这部分人原本就有非常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健品只能是食物营养的补充,并不是灵丹妙药。建议
保健品不能治病。
广告中出现一些「根治」「重大突破」之类的夸张描述,请警惕。
宣传用语中有不符合常识的,比如,「吃了感冒好得快」之类的,请警惕。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
看看这些被吹上天却没啥用的食物,别再当冤大头了!
来源张家口日报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生活中总有那么几样东西,价格很贵,但是大家却趋之若鹜。原因嘛,自然是它们各式各样神奇的疗效。
小编曾经也沉迷于有机食品、鱼油、蛋白粉等等,但是最后却发现,钱花了一堆,但效果呢?
蛋白粉
健康人根本不需要
这些年胖纸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瘦纸也永远吃不胖。瘦得皮包骨,一点也看不出血色。于是,有商家说了,应该补充蛋白质。然后,蛋白粉就开始买起来了。
实际上:
一罐克的蛋白粉要卖二三百块。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的蛋白质,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
葡萄籽商家偷换概念平时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卖得火热。
实际上: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细胞。
有机食品
只是心理安慰
每逢逛超市,总有人跟你推销各种“绿色蔬菜”、“有机大米”,听起来就很高端、健康,再加上包装上的“天然无农药”,简直就是吸引力满分。但其实“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实际上:
早前已有消费者协会对市面上的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等进行抽样检查,分别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些所谓“有机食品”、“绿色蔬菜”,虽然在价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依然超出国家标准。
高钙奶
喝了也白喝
大家在买牛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高钙奶,其价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营养师介绍,所谓高钙奶只是在生产的时候,人为地额外添加了一些钙,也就使得奶中的钙含量高一些了。
实际上:
普通牛奶中的钙为乳酸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钙,吸收率较低。高钙奶喝了也等于白喝,普通牛奶就够了!
鱼 油
吃鱼就够了各大保健品专柜,鱼油永远是大花魁。真的那么好吗?
实际上:
既然鱼油来自于鱼,提纯鱼油并不稳定,那么吃鱼不是更直接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鱼油之外,鱼还提供优质的蛋白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鱼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极好的。
解酒药并不能减轻醉酒危害
中国向来有劝酒习惯,尤其对于生意人来说,更是应酬不断,酒水不断。于是,药店里各种解酒药卖得火热,还宣称可以千杯不醉。
实际上:
解酒药只是个噱头。他们的批号并非药品,而是保健食品,它们的成分只是一些护肝的成分,并不能减轻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适量饮酒。每天饮白酒不超过2两,饮啤酒不超过两瓶。
酵 素一进嘴就失活了酵素这两年火得不要不要的,不少商家纷纷声称这货能帮助排毒美容减肥,神一样的速度挤进了保健品排行榜。
实际上:
“酵素减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忽悠。“酵素”其实是日本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酶”。但胃中的酸性很强,一般而言酶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经受住考验。再加上胃中还有专为酸性环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别的酶切开,到了小肠的蛋白酶攻击性更强,不管食物蛋白还是酶,都会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于白吃。
儿童酱油有害无益儿童酱油的广告宣称“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盐淡口酱油”,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一则起到开胃的作用,二则补充营养”,“充分考虑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味觉特点,富含18种氨基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等儿童所需的营养元素”。
实际上:
专家提醒,儿童饮食完全不需要额外再用酱油来调味。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而且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
养胃饼干
还不如苏打饼干
随着“猴菇饼干养胃”的说法越来越流行,市场上与猴菇有关的食品越来越多。小编逛超市的时候,也掏钱买了一大盒,真够贵的!吃着吧,并没有多好吃,可谁让电视上说养胃呢。
实际上:
据专家介绍,从药物的角度来说,它的有效剂量、主要作用、副作用,是否有不良反应,适应人群、禁忌症、炮制剂型等都是有规定的,符合要求的用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所谓的“养胃饼干”很难达到其宣传的养胃功效。
而且苏打饼干本身就是养胃的好帮手,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养胃饼干,倒不如几元一大包的苏打饼干。
初产蛋珍贵≠更营养称为“初产蛋”(即鸡开产一个月内的蛋),被很多人认为是浓缩的鸡蛋精华,不惜高价也要买来吃。一些商家也宣称初产蛋能促进大脑发育和增强体质,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产妇、学生及老年人食用。
实际上:
“初产蛋”是指母鸡在天~天内生产的第一窝蛋,虽然“珍贵”,但营养价值并不比其他普通鸡蛋高多少。而且,初产蛋健脑的说法也不靠谱,有益大脑健康的营养物质主要是n-3脂肪酸、卵磷脂等,没有数据显示初产蛋的这些物质含量比普通鸡蛋高。
黑 糖只是长得黑大姨妈问题,一直是困扰女性的大问题,尤其是这两年年轻女性生活作息愈发不规律。于是,黑糖食品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称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养生作用。当然,价格也要比红糖高。
实际上:
专家说“其实黑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糖,功效上和普通红糖无异”。很多人认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实,黑糖和红糖一样都属于蔗糖,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在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黑枸杞还不如吃茄子
小编去年去旅游,被安利了一把黑枸杞。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据商家宣传具有万能功效,价格最高达每公斤数千元,甚至引发了青海数千人盗采野生黑枸杞。
实际上:
专家解释,黑枸杞只是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其实,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用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
蜂 胶
尚未有科学依据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上采集的树脂再加上自己的分泌物得到的一种胶状物。蜂胶还能阻挡细菌等外来侵袭。希腊、罗马、埃及等地的古人,用它来疗伤、消炎,以及制作木乃伊。这么厉害?对人体也很有效咯?
实际上:
商人们看到蜂胶可以被用来吹嘘的空间——既然可以阻挡细菌的外来入侵,那么“抗菌”“抗病毒”到“调节免疫”“抗肿瘤”应该也不在话下吧。但事实上,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针对人的实验规模都不大,在医学上不被认为能够足以得出结论。
感谢您对“一附院内分泌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g/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