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越大,疗效越好靶向药副作用和疗效的
坊间早有传言,很多患者和部分医生也深信“靶向药出现副作用是有效的前兆,副作用越大也就预示着靶向药效果越好,副作用消失可能就要耐药了”,今年的免疫治疗方面曾有文章,部分免疫相关的副作用,尤其是用药后继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预示这用药有效率可能更高(纯统计结果,无法用作患者个人判断),那么靶向药会不会也有这方面的状况呢?
靶向药的副作用产生原因和处理办法,我们曾用两期肺腾讲堂做详细的阐述。
往期回顾戳↓靶向药副作用处理(上)靶向治疗总结(六)
靶向药副作用处理(下)靶向治疗总结(十)
今天,我们就借用皮肤-黏膜损伤,也就是皮疹、溃疡、腹泻的副作用原理来剖析一下这三个传言:
靶向药出现副作用是有效的前兆→真的假的?
副作用越大也就预示着靶向药效果越好→真的假的?
副作用消失可能就要耐药了→真的假的?
靶向药对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源于这些位置的部分细胞都有持续生长的能力,需要EGFR等生长相关基因的产物调节,也就出现了靶向药的靶点,于是,流浪到这里的靶向药就责无旁贷地发挥了抑制/杀伤的作用,干扰了这些细胞的正常代谢或者造成新生细胞不足以替代老化的细胞,皮疹、溃疡、腹泻也就随之产生,那么跟肺癌的基因表达有关系吗?完全无关啊,不论肺上的肿瘤是否有EGFR等基因的变异从而驱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皮肤都有进行新陈代谢,哪怕是代谢减缓的冬天。
那么从副作用产生原理来说,我们可以明确,你的皮肤和黏膜不会冬眠,靶向药的副作用损伤只有轻与重,人体的承受能力只有强与弱,对于副作用的困扰只有敏感与不在乎,但是绝不存在副作用的有或无的区别,也就是说,副作用是必然存在的,可是药物是必然有效吗?很好,我们把一个复杂的生物学机理转换成直观感受就可以判断的逻辑问题就能解决:
靶向药出现副作用是有效的前兆→胡扯,该复查就去复查,别做梦了!
想与其他病情相似的患者交流,
立刻长按识别/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haojiaju.com/ypjg/8796.html